
作者简介:陈军帆,男,浙江温州人,90后青年中医师,中医学硕士,出生于五代中医世家,目前坐诊于乐清市人民医院,主要研究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,讲学与临床一致,不喜故弄玄虚,只求客观疗效,另对日本汉方医学及腹诊亦微有涉略,擅长以经方思维治疗内外妇儿各科杂病。最近接诊了一位重度骨质疏松的中年患者,运用《伤寒论》的六经辨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。杨某,男,49岁,福建莆田人。患者患有多年的双侧骶髂关节炎,以及重度骨质疏松,长期腰背部感觉酸痛,用了很多疗法,收效甚微,在网上看到我的文章后决定找我诊治。对于关节炎这个病,笔者治疗经验很少,骨质疏松倒是用大柴胡汤治愈了一例80来岁的阿婆,但那是个案。不管怎样,先问诊看一下究竟。患者目前最难受的症状就是腰部、后背以及两侧臀部酸痛明显,影响到正常的运动,早上起来时嘴巴里发苦,平时很容易出汗,大便一天2-3次,基本都不怎么成型,平时不爱吃凉的食物,如果吃了冰凉食物会感到胃肠不适。精神不太好,总觉得精气神不足,小便有拉不干净的感觉,而且排尿时觉得没有力气,站那老半天才能尿出来,需要等很久。脉证、腹证因网诊不详。舌象如下:
图片
思路:万病不离六经,因为《伤寒论》是疾病总论,从六经来看,晨起口苦是少阳有热;大便溏、吃凉不适,是很典型的太阴脾虚。那么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很容易就能想到了。刘渡舟教授认为此方既可以上清肝胆之热,又可下温脾胃之寒。患者的主诉是腰背酸痛,而柴胡桂枝干姜汤对这个症状针对性不强。所以我们需要进行辨病论治。一般腰背酸痛,无非虚实两方面,实证多为表邪凝聚膀胱经,多用葛根汤、羌活、独活等解表通络之品;虚证主要为气、血、精的亏虚,尤其是肾精亏虚,在虚性腰背酸痛中占了很大一部分。我们看这个患者,舌根部凹陷,小便存在尿等待、无力感,这是很典型的下焦肾精、肾气不足之征象,而且患者又伴重度骨质疏松,中医讲“肾主骨生髓”,所以肾气丸也必须要使用。处方:
柴胡桂枝干姜汤+肾气丸+腰三味
柴胡15g 黄芩10g 桂枝5g 肉桂5g 干姜10g 天花粉12g 煅牡蛎15g 炙甘草10g 熟地黄24g 山药12g 山茱萸12g 茯苓10g 泽泻10g 牡丹皮10g 附子6g 狗脊20g 杜仲12g 续断12g葛根20g 5付。这里笔者加的狗脊、杜仲、续断是加强填补肾精的效果,葛根用来流通气血。二诊:患者诉腰这个地方的酸痛明显缓解,晨起口苦好转。但后背还是痛,上半身出汗多,大便每天2-3次不成型,精神欠佳,尿比以前顺畅了些,但还是无力。我跟他讲,实证易治,稍泻既可痊愈;虚证难补,非日久难以奏功。于是把熟地黄加量,但因为此药碍于肠胃,且患者本来大便就不成型,故加理中汤稳固中焦。日本汉方家藤平健教授擅长用肾气丸治疗老年人的白内障,但有些患者脾胃虚弱,他都会加四君子汤,也是此意。二诊处方:柴胡12g 黄芩10g肉桂10g 干姜15g 天花粉12g 煅牡蛎30g 炙甘草10g熟地黄30g 山药12g 山茱萸20g 茯苓10g 泽泻10g 牡丹皮10g 附子15g(先煎30分钟)狗脊30g 杜仲15g 续断15g 苍术20g 党参12g 仙鹤草30g 7付。红色部分为剂量变化及加味。可以看到,我把熟地黄、山茱萸、狗脊、杜仲、续断和附子都加量了。另外肉桂、干姜、煅牡蛎加量温阳止泻。三诊:腰部和后背部的酸痛均较前缓解,尿无力、尿少较前好转,精神状态较前好转,大便次数较前减少,开始有些成型,晨起有痰。方已中的,目前肾精逐渐恢复,脾胃功能逐渐健全,我考虑到这个重度骨质疏松,治疗非一朝一夕之事,便继续予以上方14剂以巩固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新玺配资-网上配资炒股-我爱配资网-配资实盘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