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编者按】
新一轮科技浪潮奔涌而来,人工智能、人形机器人、飞行汽车、脑机接口正从科幻走进现实。与此同时,新技术的发展依然具有不确定性,落地之问、伦理之争,尚没有明确的答案。近期,澎湃新闻寻访多位前沿科技领域的创业者、研究者、观察者,推出“潮水的方向”系列访谈,呈现他们的创业故事和深度思考。
在小鹏汇天位于广州的大楼里,赵德力办公室的架子上摆着他十几年前买的航模。那时他对航模入了迷,从开餐厅改行开航模店。
研发低空载人飞行器是赵德力的又一次改行,只是这条路更加艰难。
绝望时,他花光积蓄,卖了房子,仍不甘心。直到他驾驶飞行摩托在空中悬停的视频火了,关注伴随质疑接踵而至。有人称他为“亡命之徒”。
“别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,我是撞了南墙还要再撞一下。”赵德力说。
1978年,赵德力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的一个村子,初中毕业后进厂打工,后来开饭店、卖航模。他自称飞行梦源自小时候在老家洞庭湖边看到的飞机。
2020年夏天,他跟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第一次见面,驾着自己的飞行器带对方飞了一圈。之后,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公司成立。
展开剩余93%现在,赵德力成为了一家千人公司的CEO,他有了新的烦恼和期待。“有时候,我会掐掐自己,这是真的吗……”赵德力说,梦想还是要有的,万一实现了呢。
而他的飞行汽车梦,仍待落地。
赵德力向记者介绍办公室里摆放的航模。
飞行汽车的故事
今年4月,在自己的办公室里,赵德力回忆起自己跟何小鹏第一次见面的场景:2020年夏天,小鹏汽车准备上市前夕,何小鹏找到他,看了停在机库里有8个螺旋桨的双人飞行摩托,很感兴趣。
赵德力问:“先飞还是先聊?”何小鹏回答:“先飞。”两人坐上那架双人版飞行摩托,在十米高的天空飞了一圈,然后稳稳地降落在机库里。
2020年,赵德力带何小鹏试飞。
身高一米七多的赵德力中等身材,因为每天健身,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。跟人对话时,他习惯性地望着对方。“可能全中国有200个搞这个的都‘摔死了’,只有你一个活的,被我找到了。”赵德力回忆那段经历时称,事后何小鹏是这样对他说的。
那次飞行过后,何小鹏决定投资他的公司,双方很快签订了合同。
何小鹏、周鸿祎在上海车展活动现场看飞行汽车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类似的投资故事让公众再次注意到了飞行汽车的概念。其实,这个概念已有一百多年历史。1917年,美国飞机设计师格伦·哈蒙德·柯蒂斯(Glenn Hammond Curtis)就解剖了一辆飞机,并将其零部件安装在一辆汽车上,实现了短距离的飞行式跳跃。
但因技术、成本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等局限,飞行汽车市场至今没有成熟。
1986年,美国人莫尔·泰勒造出一款既能在地上跑、又能在空中飞的飞行汽车,并获得飞行许可证。但因装有比车身宽五六倍的平直固定翼,在公路行驶时,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,它因此成为了试验场上的样车。
人类没有放弃飞行汽车梦。2013年9月,斯洛伐克工程师兼设计师斯特凡.克莱因驾驶“空中移动”2.5版首次试飞。它带有折叠式机翼,尾部有一个螺旋桨,由一台Rotax912引擎负责驱动。但由于燃料成本和高昂的制造成本,它没有办法实现商业化。
21世纪后,随着科技的发展,这一领域由于新能源和AI智能的加入,极大降低了制造成本,再次吸引了很多公司。2017年,吉利汽车收购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,并投资德国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公司Volocopter;2018年,波音重启飞行汽车计划;腾讯两次领投德国空中出租车开发商Lilium。
赵德力与何小鹏见面三天后,何小鹏带着他与王谭(小鹏汇天联副总裁、联合创始人)设计的“航旅者T1”(一款低空飞行器)在小鹏汽车北京车展展台首次亮相。现场,何小鹏宣布和小鹏汽车共同投资、控股汇天,小鹏汇天正式成立。
何小鹏
政策也在变化。2021年2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的《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》首次提出发展低空经济,低空经济的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,即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(可扩展至3000米)的低空空域内,以无人机、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(eVTOL)、直升机、飞行汽车等航空器为载体,通过载人、载货、作业等飞行活动,带动航空制造、数字基建、物流运输、应急救援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。
2021年10月,小鹏汇天获得超过5亿美元的A轮融资。赵德力认为,那轮融资代表着资本市场对飞行汽车这一产业方向的看好。又或许,是对新技术的渴望,犹如潮水的方向。
自2016年,赵德力开始研制载人飞行器,至今已有近十年。他说自己以前是一个爱好者,一心只想着把产品做出来。小鹏来了后,他跟着他们做市场调研、分析,参加战略会、研讨会,才开始真正理解广义的飞行汽车,以及市场的需求。
事实上,这是一个充满未知的市场,谁也不能预见未来。
赵德力说,考虑到eVTOL目前做不到100%安全、低噪音、低成本,且城市上空不是“想飞就能飞”,他们第一步将推出分体式飞行汽车“陆地航母”。
它包括陆行体和飞行体,更简单地说,是在汽车的后尾舱装了一架飞机。陆行体长约5.5米,宽和高约2米,可为飞行体进行多次补能;飞行体为纯电动有人驾驶飞行器,可实现垂直起降和低空飞行。
今年3月,何小鹏对外称,“陆地航母”计划2026年交付,售价不超200万,全球首个量产工厂于2025年竣工。
与真正的飞行汽车相比,“陆地航母”更像是一种妥协,即使拿到销售许可,也只能在有限范围内体验,距离真正进入交通系统,仍有距离。在赵德力看来,它的量产能更快地让一部分人感受到飞行的乐趣。
陆地航母飞行体
洞庭湖旁的飞机
1978年10月,赵德力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市洞庭湖旁的一个村庄,家里五个兄弟姐妹,他排行老幺。
2025年春天,记者来到赵德力老家。77岁的母亲周玉兰住在一栋平房里,在女儿的帮助下,开了一间小卖部。周玉兰回忆起赵德力时说,他从小懂事,长得瘦小,斯文,但他动手能力强,东西拆了装,装了拆,直到彻底坏掉。
小时候,赵德力在洞庭湖旁玩耍,风一吹来,湖面荡起涟漪,芦苇摇曳。某一天,空中突然出现一架飞机,“呜呜呜”地环绕在半空,对着湖边的芦苇喷洒农药。
赵德力说,他看着飞机像鸟一样自由自在飞翔,有了飞行梦。
因家里条件不好,成绩一般,初中毕业后,赵德力南下广州,进了一家工厂打工。觉得赚不到钱,他又去学厨师、开餐馆。
周玉兰印象中,餐馆没有维持多久,儿子就被骗进了传销组织。周玉兰回忆,她当时发现儿子被骗,一边叫他赶紧出来,一边东拼西凑,借到5000块钱转了过去。半个月后,趁传销组织放松看管,赵德力翻墙跑了出来。
周玉兰说,赵德力刚出去那几年,每年回家都两手空空。
但他不安分,爱折腾,觉得自己能做一番事业。2005年,赵德力又去广州开餐馆,周玉兰跟着帮儿子打下手。“八块钱一份的快餐,主要是卖给附近工厂的人。”周玉兰回忆,那几年,他们挣了一些钱。
也是在那段时间,有一次,赵德力坐大巴经过广东某通用机场附近,远远地看到直升机,痴痴地盯着飞机的旋翼头看。“喜欢,但觉得很遥远,一种很复杂的心情。”今年4月,赵德力坐在小鹏汇天大楼里回忆。
时间来到2008年春天,赵德力看见一群人在草坪玩遥控飞机,飞出了各种奇怪的动作。他看得入了迷,不由自主地走过去问对方是在哪里买的。赵德力回忆,他此时才知道,原来那是航模,网上可以购买。于是,他上网搜索,对比各大网店,终于狠下心,花了近两万元买了人生中的第一架航模。
等不及对方发货,他让饭店打烊了半天,自己去深圳提货。很快,赵德力把航模带回来,摆放在桌上,前后左右地观看、抚摸……
白天,赵德力在饭店忙碌;晚上,他就琢磨“飞机”。他用了将近一年,从一个菜鸟变成一个“老鸟”,把航模飞得“天花乱坠”,还学会了修航模。
也是在2008年,房租合同到期后,赵德力关了饭店,决定开一家航模店。此时,开了三年饭店的他已赚到百万。
那时候,国内航模产业在广东沿海地区快速发展,赵德力敏锐地嗅到了商机。他进了很多飞机、遥控车、船的模型等,几乎花光了积蓄。
他想把兴趣当成事业。但这并不容易,很长一段时间,他的航模店几乎没有收入。后来,赵德力发现互联网的航模销量不错,于是开了一家网店,混迹于航模论坛,同时发布自己玩航模的视频为网店引流,吸引了不少人。
2013年3月,东莞汇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。
“网店生意越来越好,一年销售额达一两千万元。”赵德力回忆起那段日子说,他后来成立研发团队,研发设计航模产品,申请专利,又陆续招了一些人,接连开了两家网店。
有一次,赵德力在外面测试航模飞行时,看到有人在飞载人的三角翼。他觉得好奇,让对方带着他飞了一圈。他休假了一段时间,跟着对方跑到黑龙江佳木斯学习三角翼飞行技术:“每天着陆、起飞、巡航,从早飞到晚,整整一个星期。”
2016年起,由于航模商家之间的竞争,航模销售毛li率下降,赵德力考虑转行做载人飞行器。
赵德力回忆,他当时觉得三角翼的飞行技术太难,想做一个类似哈利波特里的魔法扫把,或者黑猫警长里的“飞行摩托”。此时他并不知道,人类探索低空飞行器已有上百年的历史,却始终没有成熟的产品推出市场。
那段时间,赵德力跟身边的人商量,他们都觉得这个想法太疯狂,没有人支持他。
他没有放弃。
疯狂的研发者
赵德力决定研发低空载人飞行器时,市面上的电机、电池、螺旋桨等无法适配。赵德力回忆,他把参数发给此前做航模的供应商,让对方去开发,再经他调试、修改……
这样反复折腾了三年,赵德力花光了积蓄,公司的人也走光了,只剩下他和做研发的外甥两人。
那两年,他卖掉房子,没有社交,常接到催债电话。赵德力说,他每天两点一线,从出租房到工作室,再从工作室回出租房。
2018年,赵德力自己研制飞行摩托。
终于,他研发的第一架飞行摩托——“筋斗云”造好了,这个名字源于他小时候爱看的《西游记》。赵德力在它上面绑了一袋大米,每天测试飞行,“飞了1500多架次,摔机50多次”。
一位见证了飞行摩托研发过程的员工曾在接受《广州日报》采访时评价赵德力:一个特别爱钻研、特别能钻研的人,每天早出晚归,近乎偏执。
他成为了朋友的反面教材:创业做啥都行,就是不要学赵德力搞飞行器。
当时,赵德力也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:2018年,他40岁,如果还干不起来,就回去开饭店。
2018年6月26日,赵德力第一次亲自试飞。
他至今记得,在东莞的一片荒地,他骑上“筋斗云”,设置8米高度,一键起飞后,听见耳边“呼呼”的风声,“筋斗云”载着他稳稳地停在了半空中……
赵德力早期某次飞行现场
赵德力飞行的视频传出去后,一些评论说这是放大版无人机,并质疑视频是合成的。赵德力决定找媒体澄清。他给全国媒体发消息、留言。几天后,广东卫视记者周煜晴回了他消息,问这是真的吗?
周煜晴记得,她过来拍摄时,赵德力再次起飞,他戴着头盔,整个身子趴低,骑在飞行摩托上,保持着固定姿势,因身体离桨叶很近,她在下面捏了一把汗。
后来,周煜晴成为了小鹏汇天的一名员工。
赵德力回忆,自己摔过三次。最严重的一次,当时一个香港老板来看他飞行,对方比预约的时间提前五分钟抵达,在准备工作没有做好的情况下,赵德力强行起飞,致飞行摩托侧翻。他摔了下来,螺旋桨打到他右脚小趾头,两块趾骨被打得粉碎。
赵德力早期试飞时被撞掉的飞行摩托螺旋桨
为了吸引投资,赵德力参加综艺节目、接受媒体采访。网上至今能搜索到当年有关他的新闻:《农民也能飞上天》《大叔异想天开卖房造“飞天摩托”》……
赵德力参加《中国达人秀》
这些报道,引起了青岛人王谭的注意。
王谭是一名工业设计师,曾在韩国留学,当时在青岛开了一家工业设计公司。今年春天,王谭对记者称,他此前就想自己设计一款飞行产品,没想到当时有人已经制造出来了,但他觉得赵德力那时的飞行摩托太丑了。
那一年秋天,王谭找到赵德力的联系方式,拨通了电话。
王谭
很快,王谭画了一张设计草图。他至今记得,自己带着啤酒来到东莞,一见面,就感觉到赵德力的激情。办公室简陋,员工很少,但他信心满满。两人来到一片草地,赵德力骑上飞行摩托,飞了起来。
到了晚上,两人一边吃一边聊。凌晨,酒足饭饱,赵德力邀请王谭加入公司,一起追逐梦想。
王谭当时有些犹豫,不知道公司能不能做起来。但到了第二天,他决定加入。“我当时就觉得,这么好的一个产品,如果不去包装、设计一下,再把它推向市场,有点可惜了。”王谭对记者说。
加入不久,王谭设计出“旅航者T1”,它后来获得德国红点设计奖、iF设计奖等奖项。
即便如此,作为一款全新的产品,他们当时并没有想清楚如何商业化。很快,公司发不出工资,王谭自己掏的100万元也尽数花光。
王谭记得,那一段时间,不少投资人过来看,大家都说他们的产品很好,但看不到市场前景,几乎没什么人真枪实弹地支持他们。
直到2020年夏天,何小鹏带来了改变。
立体交通的未来
坐落在广州大学城的小鹏汇天大楼,一共有四层,一楼靠里是展厅,摆放着旅航者T1、旅航者X2……这些都是小鹏汇天研发阶段的飞行器,没有量化进入市场。
小鹏汇天大楼
据赵德力介绍,小鹏汇天商业化分三步,目前是第一步,分体式飞行汽车“陆地航母”将让一部分用户在在限定场景下,比如飞行营地,先飞起来;第二步,他们将推出低噪音、长续航,有安全保障的飞行器,解决短途通勤问题;第三步,让汽车真正飞起来,实现三维立体交通。
2024年的全国两会上,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“积极打造生物制造、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”。这是“低空经济”首次被写入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2025年,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再次提出“要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”。
近几年,部分车企利用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、智能化技术外溢,切入低空经济赛道。据中国低空经济联盟发布的《低空经济发展趋势报告》预测,到2030年,中国将诞生超100家飞行汽车企业,市场规模或突破万亿元。
2023年底,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公布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(征求意见稿)》,但相关法规至今还没有出台。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副教授孔得建曾接受《人民日报》采访表示,若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“空中汽车”商业化运营,不仅需要解决飞机稳定性、动力系统可靠性等技术问题,更需等待配套法规体系的成熟。
赵德力介绍,“陆地航母”飞行体的型号合格证申请已获受理。今年5月,其生产许可证申请也获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受理。这些申请是走向量产的关键步骤。
赵德力觉得,人类实现立体交通,还需大众对产品达到一定的认知和理解。
驾驶“陆地航母”飞行体需要考取飞行驾照,这无形中也加大了市场接受飞行汽车的难度。何小鹏此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的演讲中称,小鹏汇天在推动飞行培训,预计2025年底,将有200家以上的飞行营地,帮助考取飞机驾照。“它将开飞机跟驾驶汽车的方式进行融合,10分钟就可以适应怎么样开飞机。”
有的时候,赵德力会怀念那段潜心研发的日子,虽为钱四处奔波,但看着飞机越飞越好,让他感到高兴和自豪。如今,他作为公司管理者,下面有一千多人,投资人也盯着他,怎样把握公司未来,实现产品商业化,让公司盈利,这种压力让他觉得沉重。
如今,赵德力的公司里,包含航空、汽车、互联网三大行业人才,约五成是硕士或者博士研究生。每到饭点,公司食堂乌压压的,都是人。
“德力研究多年技术,但对团队里的名校毕业生、深耕多年的年轻人,他愿意相信对方,也愿意授权对方。”王谭觉得,赵德力是一个不错的管理者。
今年春天,湖南常德人刘浩订购了一台“陆地航母”。
他说,自己跟赵德力、何小鹏认识十几年,虽然目前产品还没有出来,但他相信他们,也愿意支持新技术。
几年前,刘浩在常德老家搞了一个乡村振兴项目,规模慢慢扩大,他在大片土地种了香水柚、山茶油等农作物,一共有将近1000亩。刘浩说,等明年“陆地航母”交付后,他将驾驶它在空中自由飞行,还可以看香水柚和山茶油的长势,一定会很美。
赵德力想象,到2050年,街上到处是机器人,它们是人类的朋友,帮助人类做事;天空中有各种各样的飞行汽车,它们成为生活日常,有的甚至飞向了月球……
没人知道,那一天是不是真的能到来。
设计 郁斐
(应受访者要求,周玉兰、刘浩为化名。实习生胡贺对本文亦有贡献)
发布于:上海市新玺配资-网上配资炒股-我爱配资网-配资实盘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