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儿童用药安全问题成为了众多家长关注的焦点。据光明网报道,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诊了一位 11 岁男孩,因服用尼美舒利并肌肉注射柴胡退热剂后,全身 90% 的表皮剥脱、糜烂,被确诊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(TEN)。这一病例给所有家长敲响了警钟,儿童用药安全不容小觑。
像尼美舒利、阿司匹林、安乃近等退烧药,都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,如尼美舒利代谢产物可能引起肝损伤,阿司匹林可能引发瑞氏综合征等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退热贴作为一种物理降温方式,逐渐受到家长们的青睐。
退热贴在儿童退烧中的优势
无药物副作用:与口服或注射类退烧药不同,退热贴通过水汽化吸收热量来实现降温,不经过肝脏、肾脏等器官代谢,避免了药物对这些器官可能造成的损伤。对于儿童尚未发育完全的肝肾功能来说,无疑是一种更安全的选择。 使用方便:只需将退热贴贴在孩子身体的特定部位即可,无需喂药,避免了孩子抗拒吃药的难题。无论是在家中、外出旅行还是在学校,都能方便地使用。 缓解不适:孩子发烧时,常常会伴有头痛、烦躁等不适症状。退热贴贴在额头等部位,能快速降低局部温度,缓解头痛等症状,让孩子感觉更舒适,也有助于减少发热对脑细胞的损害。展开剩余71%正确选择和使用退热贴的攻略
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适用情况 0-2 岁婴幼儿:这个阶段的宝宝皮肤较为娇嫩,但退热贴通常是适用的。不过,在选择时要挑选成分温和、无刺激的产品,最好是含有天然植物提取物的退热贴。使用时密切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反应。2-6 岁儿童: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退热贴,但要注意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。这个阶段的孩子活动量较大,要选择粘性适中、不易脱落的退热贴。6 岁以上儿童:一般的退热贴都能适用,除了关注降温效果外,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有不同图案或香味的退热贴,增加孩子使用的积极性。 贴敷部位 额头:是最常用的部位,额头血管丰富,能有效散热,缓解头部不适。颈部:颈部两侧有大血管,贴敷在这里可以帮助降低体温,减轻发热症状。腋窝、腹股沟:这些部位也是大血管集中的地方,贴上退热贴能增强散热效果,但要注意避免孩子活动时摩擦掉落。 贴敷时间 一般来说,退热贴可以每 8-12 小时更换一次。如果孩子出汗较多,导致退热贴粘性降低或移位,应及时更换。若使用过程中发现孩子皮肤出现发红、瘙痒等过敏症状,应立即取下。 0-2 岁婴幼儿:这个阶段的宝宝皮肤较为娇嫩,但退热贴通常是适用的。不过,在选择时要挑选成分温和、无刺激的产品,最好是含有天然植物提取物的退热贴。使用时密切观察宝宝是否有过敏反应。 2-6 岁儿童:可以选择多种类型的退热贴,但要注意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。这个阶段的孩子活动量较大,要选择粘性适中、不易脱落的退热贴。 6 岁以上儿童:一般的退热贴都能适用,除了关注降温效果外,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选择有不同图案或香味的退热贴,增加孩子使用的积极性。 额头:是最常用的部位,额头血管丰富,能有效散热,缓解头部不适。 颈部:颈部两侧有大血管,贴敷在这里可以帮助降低体温,减轻发热症状。 腋窝、腹股沟:这些部位也是大血管集中的地方,贴上退热贴能增强散热效果,但要注意避免孩子活动时摩擦掉落。 一般来说,退热贴可以每 8-12 小时更换一次。如果孩子出汗较多,导致退热贴粘性降低或移位,应及时更换。 若使用过程中发现孩子皮肤出现发红、瘙痒等过敏症状,应立即取下。实际案例分析
邻居家的孩子明明,3 岁,有一次感冒发烧到 38℃,妈妈不想马上给孩子吃退烧药,就选择了使用退热贴。她将退热贴贴在明明的额头和颈部,每隔 10 小时更换一次。同时,让孩子多喝温水,注意休息。在使用退热贴的第二天,明明的体温就降到了 37.5℃,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。
但也有家长遇到过问题,比如有的孩子对退热贴的材质过敏。同事的孩子乐乐,2 岁,使用了一款新品牌的退热贴后,额头出现了红疹。家长发现后立即取下退热贴,并用清水清洗皮肤,带孩子去医院检查,医生开了一些抗过敏的药物,之后乐乐的症状才逐渐缓解。
总之,退热贴是儿童退烧的好帮手,但家长在使用时要正确选择和使用。当孩子体温超过 38.5℃,或使用退热贴后体温持续不降、伴有精神萎靡等其他严重症状时,一定要及时就医,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。同时,要时刻关注儿童用药安全,让孩子健康成长。
科思妈妈,真懂妈妈。
发布于:黑龙江省新玺配资-网上配资炒股-我爱配资网-配资实盘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