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人类所研发出的众多武器之中,核武器堪称是当下威力最为强大的超级大杀器。可若要问起它的威力究竟达到何种程度,众人的说法却大相径庭。有人声称核武器足以将地球毁灭,而另一些人则觉得它连一座大城市都难以彻底摧毁……诸如核武器的当量是多少,其摧毁半径又有多大这类专业术语,对我们普通大众而言,实在是过于抽象,难以形成直观的认知。不妨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世界上仅有的两座曾经历过核轰炸的城市——广岛与长崎,通过对比它们在核爆前后以及今昔的景象,或许能让我们对核武器的恐怖威力有更为深刻的理解!
万代桥,坐落在距离广岛核爆中心仅仅860米的位置。在核爆发生之后,人们能够清晰地看到,桥上留存着由于人体遮蔽光线而形成的独特阴影。时过境迁,如今这座桥早已被人们铺上了瓦片,往昔那惨烈的痕迹似乎正逐渐被岁月所掩盖。
再瞧瞧核爆圆顶屋,它在核爆之前、核爆之后以及当下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这座新巴洛克风格的建筑,在核爆之前原名为广岛县产业奖励馆,而在那场毁灭性的爆炸之后,它被改称为原子弹爆炸圆顶屋。那枚被称作“胖子”的原子弹,就是在距离它200米处、高度为580米的空中轰然爆炸的,这里恰好处于核爆的核心区域。
尽管周边区域几乎被原子弹的强大威力夷为平地,但这座建筑却凭借着自身较为坚固的结构,勉强屹立不倒,并未完全倾倒。这座建筑的设计师来自捷克斯洛伐克,在建造之初,设计师就充分考虑到了日本当地频发的地震、台风等自然灾害,然而,在那个时代,谁都无法想象世上竟会出现“核弹”这般具有超强破坏力的恐怖武器……
1958年,这里被改建成了广岛和平纪念馆,并且成功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。如今,这里每天都会不时地有和平鸽振翅飞起,仿佛在向世人发出强烈的呼吁:一定要消灭核武器,让和平永驻人间。
回顾广岛核爆前后的景象,美军最初选定的轰炸目标,是靶心左上方那座呈T形的桥梁。然而,由于当时侧风的影响,导致最终核弹偏离了原定目标大约240米,最后在广岛医院的上空爆炸。广岛地势平坦开阔,这种地形条件使得这颗原子弹的破坏力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挥,其造成的破坏效果令美军感到相当满意。据统计,大约有69%的建筑在此次核爆中被完全摧毁,化为一片废墟。
在之前那张对比图的右上角,坐落着广岛城。这座城堡始建于16世纪,距离核爆中心大约1公里。在那场惨绝人寰的核爆中,广岛城未能幸免于难,被彻底夷为平地。位于左下角的天守阁,同样未能逃脱被炸毁的命运,被炸得粉碎。不过,在1958年,人们对其进行了重建,让这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建筑得以重现昔日的风貌。
广岛第一军医院,在爆炸前后的模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从对比图中,我们还能凭借那两个门墩子以及旁边的树木,依稀辨认出这是同一个地方。如今,这里已被改建成了广岛美术馆,往昔的伤痛与如今的艺术氛围在此交织,让人不禁感慨万千。
广岛宪兵司令部,距离核爆中心仅有五六百米的距离。在核爆的冲击之下,也仅仅只有几个墩子和围墙侥幸留存了下来,见证着那段惨痛的历史。
再看广岛核爆的中心区域,图中那座醒目的T型桥清晰可见,桥的左侧便是著名的核爆圆顶屋。正因如此,这里才被美军选为“靶心”进行瞄准轰炸,成为了遭受核爆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。
通过飞机航拍的长崎核爆前后的城市鸟瞰图,我们可以明显看出,由于长崎当地地形多起伏,与广岛相比,这颗被称作“小男孩”的原子弹在长崎所造成的破坏明显要小一些。
不过,即便如此,长崎核爆中心地区在核爆前后的景象对比依然令人触目惊心。曾经繁华的城市,如今一切都被夷为平地,只剩下眼前的道路和远处的山脉,让人勉强能够分辨出这是同一个地方……
当我们将视角拉近,可以看到红色箭头所指的地方就是核爆中心,在它的周围,已然看不到任何一座完整的建筑,道路两旁的树木,也几乎被全部烧光,一片荒芜的景象让人深感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。
原本作为核爆靶点的相生桥,也就是上面地图中心位置那座T字型桥梁,虽然在原子弹爆炸中没有被直接摧毁,但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坏。在战后,这座桥得到了修复,并继续使用了将近四十年。然而,到了1983年,它最终还是被一座新桥所取代。原桥上幸存下来的部分地板梁,被捐赠给了广岛和平纪念资料馆,成为了那段历史的见证。
核爆后,一辆距离爆心大约320米的有轨电车被无情地焚毁。有趣的是,广岛的人们似乎对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物件颇为怀旧,一些在核爆中受损但尚可使用的电车,被拖回去进行修理后又重新投入使用。而且,几十年过去了,这里依然保留着同样样式的电车。不禁让人好奇,那些曾经坐过这辆被焚毁电车的人,如果再次看到它,内心是否会泛起痛苦的回忆,甚至出现PTSD(创伤后应激障碍)发作的情况呢……
旧帝国银行广岛分行,距离爆心360米。这座以文艺复兴风格为基础设计建造的现代建筑,在核爆中大部分天花板和墙壁都倒塌了。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其地下室的金库却十分安全,里面存放的现金丝毫未损。如今,这里已经摇身一变,成为了一家经营面包生意的店铺,名为“广岛安徒生”。
在长崎,山王神社的一座鸟居在核爆前后的变化也十分显著。这座鸟居距离爆心大约800米,核爆过后,现场一片狼藉。
核爆产生的强大冲击波,使得这座鸟居只剩下了一半,而且还发生了30度的旋转。令人称奇的是,它依旧顽强地保存至今,成为了日本为数不多的“独脚”鸟居。
神社内有两棵树龄已达500多年的樟树,就位于那座鸟居的后面。在核爆冲击波的冲击下,所有的树叶都被吹落,当时人们还十分担心这两棵珍贵的古树会因核辐射而枯死。然而,大自然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,如今这两棵樟树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,枝繁叶茂,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生命的坚韧。
长崎浦上天主堂,距离长崎核爆中心约500米。核爆发生的当天,这里还在举行弥撒,现场有众多信徒参加。不幸的是,教堂在核爆中倒塌,强烈的热浪将教堂内的所有人都无情地烧毁并掩埋。
后来,人们对教堂进行了重建。但这次事件给长崎的宗教界带来了极为沉重的打击,许多经历了核爆的日本人,开始对宗教信仰产生了怀疑,他们认为宗教在如此巨大的灾难面前根本无法起到保护作用……毕竟,在一些人看来,向敌人的主祈求保佑,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,他们觉得若要信仰,也应该拜日本本土的天照大神啊。
最后,再来看看广岛火车站,它在爆炸前、爆炸后以及现在的模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从对比图中可以看出,火车站的主体结构受损并不严重,只是窗户被核爆产生的冲击波震碎了。
然而,附近的其他建筑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,大都在核爆中遭受了严重的破坏。广岛火车站距离爆炸中心大约3公里远,虽说距离爆心相对较远,但在爆炸发生时,火车站南侧广场上大约有3000人被严重烧伤。
这里还不得不提到一位著名的原子弹“双重受害者”——日本的山口疆。当时,他就在火车站附近不幸遭遇了广岛核爆,可命运似乎并未就此放过他。第二天,他坐着避难火车前往长崎,结果又在长崎遭遇了第二次核爆,却依然奇迹般地幸存了下来,实在是令人惊叹。
核武器的威力在广岛和长崎的这些对比中展现得淋漓尽致,其造成的破坏和伤痛历经多年仍难以磨灭,时刻警示着人类核武器的巨大危害,和平来之不易,必须倍加珍惜。
新玺配资-网上配资炒股-我爱配资网-配资实盘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