菟丝子
图片
(刚采的,没晒干,还是黄绿色,有粘液粘着不好剥开)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南方菟丝子Cuscuta australis R.Br.或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 Lam.的干燥成熟种子。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。炮制方法炒菟丝子:取净菟丝子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,有爆裂声时,取出放凉。菟丝子饼:取菟丝子,置锅内,加适量水,边煮边铲,煮至吐丝为度,取出,放置过夜,压平,切成块,干燥。图片
盐菟丝子:取净菟丝子用盐水拌匀,稍闷,置锅内,用文火加热炒干,取出放凉。酒菟丝子:取净菟丝子,用黄酒拌匀,置适宜容器内煮至酒被吸尽,取出,干燥。酒菟丝子饼:取净菟丝子置锅内,加适量水煮至开裂,不断翻动,待水被吸尽呈稠粥状时,加入黄酒拌匀,取出,压成大片,切成长方块(长约2cm,宽约1.5cm,厚约1cm),干燥。别名禅真、豆寄生、豆阎王、黄丝、黄丝藤、金丝藤、黄湾子、黄网子、黄萝子、豆须子性味归经味辛、甘,性平。归肝、肾、脾经。图片
功效主治补益肝肾,固精缩尿,安胎,明目,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用于肝肾不足,腰膝酸软,阳痿遗精,遗尿尿频,肾虚胎漏,胎动不安,目昏耳鸣,脾肾虚泻;外治白癜风。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6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炒研调敷。使用注意本品虽为平补之药,但偏补阳,阴虚火旺、大便燥结、小便短赤者不宜服用。本品不宜与降压药利舍平、降压灵等合用,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等。本品不宜与强心苷合用,可导致心脏对其敏感性增高,产生强心苷中毒。图片
药材性状呈类球形,直径1~2mm。表面灰棕色至棕褐色,粗糙,种脐线形或扁圆形。质坚实,不易以指甲压碎。气微,味淡。饮片性状炒菟丝子:形如菟丝子,黄棕色,有裂口,气香,味淡。菟丝子饼:为黄棕色块,气微,味淡。盐菟丝子:形如菟丝子,色泽加深,有裂口,味微咸。酒菟丝子:形如菟丝子,具酒气。酒菟丝子饼:呈小长方块,表面灰褐色或棕黄色,略具酒气。图片
植物形态茎黄色,纤细,径约1毫米。花序侧生,少花至多花密集成聚伞状伞团花序,花序无梗;苞片及小苞片鳞片状;花梗长约1毫米;花萼杯状,中部以上分裂,裂片三角状,长约1.5毫米;花冠白色,壶形,长约3毫米,裂片三角状卵形,先端反折;雄蕊生于花冠喉部,鳞片长圆形,伸至雄蕊基部,边缘流苏状;花柱2,等长或不等长,柱头球形。蒴果球形,径约3毫米,为宿存花冠全包,周裂。种子2-4,卵圆形,淡褐色,长1毫米,粗糙。生境分布产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陕西、宁夏、甘肃、内蒙古、新疆、山东、江苏、安徽、河南、浙江、福建、四川、云南等省。生于海拔200-3000米的田边、山坡阳处、路边灌丛或海边沙丘,通常寄生于豆科、菊科、蒺藜科等多种植物上。图片
经方验方1.菟丝子丸(《扁鹊心书》)补肾气,壮阳道,助精神,轻腰脚:菟丝子一斤(淘净,酒煮,捣成饼,焙干),附子(制)四两。共为末,酒糊丸,梧子大,酒下五十丸。2.菟丝丸(《奇效良方》)治膏淋:菟丝子(酒浸,蒸,捣,焙)、桑螵蛸(炙)各半两,泽泻一分。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用清米饮送下。3.茯菟丸(《局方》)治心气不足,思虑太过,肾经虚损,真阳不固,溺有余沥,小便白浊,梦寐频泄:菟丝子五两,白茯苓三两,石莲子(去壳)二两。上为细末,酒煮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盐汤下。常服镇益心神,补虚养血,清小便。图片
4.菟丝子丸(《全生指迷方》)治消渴:菟丝子不拘多少,拣净,水淘,酒浸三宿,控干,乘润捣罗为散,焙干再为细末,炼蜜和丸,如梧桐子大.食前饮下五十粒,一日二,三服;或作散,饮调下三钱。现代研究本主要含黄酮类成分(如金丝桃苷,菟丝子苷等)和有机酸类成分(如绿原酸等)。此外,还含钙、钾、磷等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。具有性激素样作用,并有延缓衰老、抗骨质疏松、增强免疫、抗心脑肾缺血、促黑色素形成等作用。图片
采药小记晨露还凝在蒿叶尖上时,我又往坡上去。前日瞥见那丛菟丝子正开米白色的碎花,星星点点缀在金黄的茎上,像撒了把碎银。今日近前,花已落尽,取而代之的是一串串绿豆大小的蒴果,圆滚滚地坠着,指尖一碰,竟有些发沉。 菟丝子这东西怪,自己不长叶,全凭黄丝般的茎缠着蒿草,吸着养分活。绕得紧时,整株蒿都被它勒出浅痕,倒也不算全然霸道——老辈人说,它缠过的地方,来年蒿草反倒更旺些。我掐下一串果,指甲轻轻一捏,果皮便裂开,滚出三两颗种子来。未干的籽是嫩黄绿,裹着层黏黏的浆,凑近闻,有淡淡的草木腥气。图片
小时候跟着祖父采药,他总说菟丝子是“缠人的良药”。《本草》里写它“补肝肾,益精髓”,祖父却说得更实在:“男人腰膝发软,女人胎气不稳,它都能搭把手。”他曾教我认:“你看它茎秆黄,性子却温,缠得住草木,也能固得住元气。” 记得有年邻家婶子怀二胎,总说腰酸,祖母就从檐下翻出晒干的菟丝子,和桑寄生、杜仲一起炖了乌骨鸡。那药香混着肉香飘过来时,婶子捧着汤碗笑:“这缠人的东西,倒比补药还贴心。”图片
此刻指尖沾着籽上的黏液,看那些黄绿的籽在掌心滚。它们还嫩,得摊在竹匾里阴干,等晒成深褐色,便收进陶罐。或许冬日里,能配着枸杞煮水,或是给常喊腰痛的父亲泡杯药酒。 风过蒿丛,缠在上面的菟丝子茎轻轻晃。它一生都在依附,却攒下了这样扎实的力气,能在人的筋骨里扎下根去。揣着这捧未干的籽往回走,晨露落进衣领,凉丝丝的,倒像这草药的性子——温温的,却藏着股韧劲。图片
本内容主要参考《中国药典》《中国植物志》等文献资料,仅供学习交流,若需用药,请遵医嘱。小编水平有限,图片文字难免错误,欢迎留言探讨。
图片为小编现拍,需使用请联系小编。
本号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知识的传播,文章可转载,但请注明出处,毕竟收集整理编排需要时间,谢谢理解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新玺配资-网上配资炒股-我爱配资网-配资实盘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